12月5日,上海首届“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”活动开幕。“邬达克上海建筑遗产分布地图”也在开幕式上首露芳容。
邬达克是上世纪初叶活跃在上海,留给上海近百幢建筑的匈牙利著名建筑师,其作品数量之多种类之广令人敬佩,其中许多更是成为上海城市面貌的重要记忆。
以“走近邬达克”为题的全新展览拉开了本次文化月的序幕。匈牙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乐文特表示:“邬达克是中国、匈牙利两国文化和建筑等各方面交流的友好使者,是连接两国的很好的桥梁。”
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刘素华女士说:“邬达克旧居既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、名人故居,又是历史文化、建筑艺术的交汇点。依托邬达克在上海的旧居,建立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,可以让更多的市民朋友了解到,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,是城市文脉的体现与延续。文化月的举办希望能够激发更多的朋友保护历史建筑,热爱这座城市。”
邬达克是在上海近代建筑史留下浓重一笔的建筑师。邬达克之于上海,堪比高迪之于巴塞罗那,尼迈耶之于巴西利亚。不同的是,在1918年的上海,邬达克是一个纯粹的外来者,一文不名。但在之后的30年里,他却以传奇的人生书写了上海的建筑传奇。他曾设计国际饭店、大光明电影院、百乐门、沐恩堂、市三女中五四楼等诸多著名建筑,贡献了上海近代建筑史的一页辉煌篇章。邬达克的上海项目不下50个,其中25个项目已先后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,国际饭店更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。这些工程涉及办公、旅馆、医院、教堂、影院、学校、工厂、公寓、会所、私宅等众多类型,外观包括古典主义、折中主义、装饰艺术、表现主义、现代主义和地域主义等不同风格,区位从外滩源附近蔓延到西郊乃至近吴淞口。斯裔匈籍建筑师邬达克(Hudec,1893-1958)在上海的作品数量之多、种类之全、分布之广、质量之高,在世界建筑史上也不算多见。